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质量不高问题工作调研报告材料,供大家参考。
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质量不高问题工作调研报告材料
“三会一课”(党小组会、支委会、党员大会和党课)制度是党支部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本色,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保障。最近,我们通过走访座谈、调阅台帐、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情况,进行了调研。从调研的情况看,当前绝大多数基层党组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开展活动正常、效果较好。但也有少数单位存在一些问题,“三会一课”质量不高。
一、“三会一课”质量不高的主要表现
一是形式单一。存在“三多”开会多、读文件多、念报纸多,党员形象地称为“一张嘴巴一支烟,一张报纸念半天”。
二是内容枯燥。泛泛而谈的多、面上的情况多、理论说教的多,与基层实际相去甚远。不少党员反映,有些“三会一课”的内容,对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帮助不大。
三是民主渠道不畅。会前征求党员意见少,会上党员发展意见少,缺乏思想交流与沟通。在查阅的×支部的党员大会记录中,有×支部对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议题,没有党员发表意见的记录。
四是党员大会功能异化。支部党员大会的主要功能是带领全体党员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讨论并决定支部重大事项。但不少支部党员大会成了工作安排会、任务布置会、活动动员会。
五是支委会集体领导的主要形式,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少数党支员书记对“负总责”的理解就是一人决策,有“一言堂”的现象。
六是党小组会落实支部决议的职能弱化。党小组会在组织党员执行党支部决议,督促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做得不够,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做得较少。七是党课缺乏吸引力。目前党课教育缺乏针对性、计划性、系统性,感染力不强,部分党课观念落后,知识陈旧,对提高党员思想觉悟、增强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效果不明显。
二、“三会一课”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相当一部分党务干部对“三会一课”制度在党支部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部分人觉得党建工作是空虚的,经济工作是实的,“三会一课”多了会冲淡发展的主题;
“三会一课”是吃力不讨好的事。这些偏见造成了少数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力,在非公企业支部更为突出。从调查情况看,在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的×党支部中,“三会一课”不正常的就有×,同时,由于对“三会一课”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高有制订科学的统一的“三会一课”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估机制,也使“三会一课”质量好坏不一个样、旧戏年年月月日日唱。
2、党务工作素质不高。有些党小组长虽是业务骨干,但是组织“三会一课”的能力比较弱,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不够,对党务工作业务不精通,少数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对“三会一课”说起来重要、...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