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困而不惑””辨析中国投资与金融疑虑》研讨发言(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学习《困而不惑——辨析中国投资与金融疑虑》研讨发言
作为曾在地方金融办、现在招商一线工作的政府人员,笔者拜读过黄志凌《风险经营——商业银行的精髓》《经济升级的大国思维》《金融危机扰动下的趋势思维》《帮助银行找方向》等几本书,也曾拜访过其本人,就中国经济、金融方面的问题向他请教。他的每一本书都是从实践出发,经过深思熟虑、专业研究的成果,其中大量的观点、事例都引起了笔者强烈的共鸣,启发了笔者的工作思路,提高了判断能力,是笔者在与同事讨论工作安排、与企业探讨产业发展的过程所津津乐道的。本书也不例外。
本书一共分为绪论、上篇、中篇、下篇四大部分,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给出解答”的逻辑来组织内容。绪论部分指出全球经济衰退并非周期性问题,而是全球治理功能突然紊乱带来的全球供应链中断或者混乱造成的,中美关系则是决定全球治理结构及其治理效能的关键。美国战略选择的重点必然是抑制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中国的破解之道在于前瞻性地构筑中国经济的战略纵深,抓住主要矛盾,“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争取走出独立行情,实现“机遇超车”。上篇聚焦于两个问题:高技术外资产业资本投资中国最关心的是什么和国内资本应该如何选择投资方向和区域。作者指出要吸引拥有高端技术的外商投资,传统的税收优惠、廉价劳动力和土地政策效果已经趋于弱化,作用不佳,只有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树立“言而有信、言出必行”的政府形象,使高技术企业的核心技术资产得到保护,才能够吸引国际高端技术产业资本死心塌地进入中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对于国内投资者,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深入分析中国经济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对行业小类的细化分析,把握未来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行业进行投资。同时,国内产业要淘汰落后产能,去粗存精,但简单地关停又容易造成失业等社会问题,因此作者认为要从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市场影响力和运营效率出发,加快推动企业并购重组,既能起到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兴产业的作用,又为国内产业资本提供了良好稳定的出路。资金的流向是决定区域经济分化的重要原因,投资者决定到哪个区域投资,主要取决于该区域的经济活跃程度。因此,地方政府要以智慧政务作为突破口,提升治理能力,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资金聚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中篇深入探讨了关于金融领域的几个问题,即怎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痛点”和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普惠金融体系以及如何更敏锐地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并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作者认为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绝不能就事论事,要认识到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既有银行传统的信贷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很难适用于小微企业的原因,也有小微企业自身经营不够规范以及经营生态较差的原因。为此,作者提出银行要回归经营信用的本质,通过运...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推荐访问:不惑 辨析 疑虑 学习《困而不惑——辨析中国投资与金融疑虑》研讨发言